季国平|突破戏曲现代戏创作的瓶颈

字体: 【大】 【中】 【小】

  突破戏曲现代戏创作的瓶颈

  季国平

  (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研究员)

  2023年的戏曲演出好戏连台,现代戏创作成就突出,展示新时代新风貌,演绎当代新形象,不仅让戏曲舞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新活力,而且直接推动了传统戏曲的新发展。 当传统戏曲进入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为当代戏曲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题材和新形象,也为戏曲艺术的现代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舞台空间。现代戏创作已经成为全国戏曲工作者的自觉行为,近些年来创作的现代戏在戏曲新剧目中占比也是最大的。诸如河南豫剧三团创作的《焦裕禄》《重渡沟》《大河安澜》,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创作的《桃花烟雨》《山那边人家》《夫子正传》等,这些优秀现代戏新剧目在全国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堪称当下戏曲的代表作。

豫剧 《焦裕禄》剧照 (河南豫剧三团供图)

  豫剧 《大河安澜》剧照(河南豫剧三团供图)

  当下戏曲现代戏创作的瓶颈

  当然,现代戏新剧目创作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成功率不高,或者说存活率偏低。很多现实题材剧目不仅选题比较单调,“功利”色彩也很直接,如一些描写当代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的剧目,每每写成了“活报剧”,或者题材是现实的,人物是当代的,但并无“当代”之感,创作手法陈旧,人物形象苍白,缺少艺术创新。现代戏剧目的概念化、套路化写作比较普遍,图解人物,不生动,不感人,不好看,不耐看,常常是应时应景而作,甚至是排一出丢一出。显然,这些存在的问题是当下现代戏创作最大的瓶颈。

  关于现代戏不爱看、不好看的问题由来已久。戏曲理论家张庚先生的《张庚日记》(中国戏剧出版社,2017年版)中就有相关的记述。2023年在杭州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上,汇演了一批近年来创作的优秀剧目,其中有许多优秀的现代戏剧目,然而观众和专家似乎都更偏爱整理改编的老戏,津津乐道于新版晋剧《庄周试妻》、宁夏秦腔《狸猫换太子》等参演剧目。

  其实,偏爱老戏,除了新剧目创作的质量问题外,更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戏曲是累积传承性的舞台艺术,经典老戏传承和累积了世代戏曲艺术家的创作精髓和表演才华,观众爱看,并不意外。

  戏曲的传承与创新,新剧目创作的成败得失,是新世纪以来笔者最为关注的研究课题。前些年,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全国戏曲普查工作,福建省为此举办过“福建百折传统折子戏展演”,涵盖了梨园戏、莆仙戏、闽剧、高甲戏等16个剧种、39个院团的137个传统折子戏。在此基础上,还精选了39个折子戏进京展演。演出节目单上,不仅按惯例对每一出折子戏的剧情做了介绍,更为可贵的是,对这些经典折子老戏传承的来龙去脉做了详细的说明。经典老戏都是传承有序、不断累积而成的,是历代戏曲艺术家千锤百炼、潜心创造的结果,老戏之所以好看,其道理也就在这里。比较而言,如今有许多新剧目,本就是应景而作的急就章,匆促上马,演不了几场,很快就偃旗息鼓,很难有新的戏曲高峰出现。

  福建省的经验启示我们,戏曲是累积传承性的舞台艺术,它的传承性比其他舞台艺术都重要。为此,笔者专门写了一篇《重新认识戏曲是累积传承性的舞台艺术》的文章。累积传承、守正创新是戏曲艺术最重要的基本规律,谁违背了规律就会被观众和历史抛弃。经典老戏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历代的戏曲家会根据自己的时代和观众的喜好不断进行加工提高。显然,经典流传的过程,是一个传承有序、常演常新、经典再创、不断发展的过程。

  由此可见,要突破现代戏创作的瓶颈,就要尊重戏曲创作规律和传承传播规律,既要用时代精神和戏曲审美引领新剧目创作,还要以演出带动新剧目创作,传承发展,常演常新,打造新经典,创作符合时代和观众审美的好戏。如此才能新创剧目,突破现代戏剧目不好看、不耐看的瓶颈,创造出更多、更好既无愧于时代并能传之久远的优秀剧目。

  让时代精神和戏曲审美引领现代戏创作

  与时俱进是戏曲艺术发展的规律,唐代诗人白居易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就是这个道理。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现代戏,并不因为创作的题材是现代的、现实的,戏就一定很现代、很时尚,也可能因为观念陈旧、手法陈旧,新戏并不“新”。而传承了几十年、几百年的优秀老戏,却因为常演不衰、常演常新,既保留了老戏的精华,又有与时俱进的革新发展,体现了时代精神。如上面提到的新版晋剧《庄周试妻》、宁夏秦腔《狸猫换太子》等经典再创剧目,就能引发当代观众精神和情感的共鸣,观众和专家都爱看。我们提倡写现实题材,更提倡要写好现实题材,关键在于把握时代精神和艺术的传承创新,让时代精神和戏曲审美引领现代戏创作。

  谈到戏曲审美,我们就要从本质上去认识戏曲到底是什么?戏曲是一门包含了唱、念、做、打(舞)的综合表演艺术,与外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有着演绎世界、创造形象的共同特点,更有着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审美风范。这些都属于戏曲艺术最基本的常识,但现代戏创作往往在常识上犯错。我们要准确认识戏曲传承发展的规律,明白传承什么、发展什么,才能知道新剧目创作应该如何发力、从何处发力。简言之,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理念,二是方法。

  先说理念。中华戏曲立足中华文化基因和审美风范,地方戏在形成和流行中更是融入了本土元素、乡音乡情。中华戏曲讲求高台教化、潜移默化,追求意趣神色(汤显祖语)、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情趣生动、以情感人,讲求虚实相生、相反相成的艺术辩证法。戏曲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观、审美观以及不同于西方舞台艺术的表现方法,自然,戏曲的鉴赏和审美也有别于西方。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姿态学习借鉴西方舞台艺术的精华,但更要从中华戏曲审美出发创作好戏曲新剧目。

  再说方法。中国戏曲的综合性、写意性、程式化、多样化(包括剧种的多样化)、通变性等,决定了在演绎世界、创造人物上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美学原则和表现方法,诸如成套的基本功法、字腔相协的声腔体系、载歌载舞的演艺形态、程式化的表演方式、鲜明独特的舞台节奏、行当的角色分工、流派的表演风格、结合程式技术的独特体验方式,等等。戏曲的表演比生活中的自然形态更富有表现力,也更具形式美。这些正是需要大力传承和发展的,也是戏曲创新的着力点。

  新剧目创作应该准确把握中华戏曲独具的创作观和审美观,不同地域的地方戏还要把握好本剧种的特点和优势,并在新剧目创作中彰显出来。现代戏新剧目要根据剧种的风格和特点去选材、去创作,而不是脱离剧种的“一窝蜂”和“趋同化”。在这里,笔者特别强调,戏曲创作要尊重老百姓,尊重观众的审美情趣,千万不要割断传统戏曲的审美追求和普通百姓的审美观,包括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尊重戏曲审美是艺术创新的根基。戏曲要有思想性,要能启迪心智,但它与话剧不同,戏曲要以情动人,太沉重会使观众看得很累。我们强调戏曲的思想性,但对于观众来说,审美和感动比深刻更重要。优秀的现代戏是建立在与戏曲审美相通、能够打动普通观众的审美层面上的深刻,观众看戏是既在剧情里,时而又“出戏”的会心一笑,或破涕为笑,是感动,是感化,是感性,是充分的赏心悦目。人为的赋予剧目和人物所谓的思想和内涵,往往赋予越沉重,人物越概念、越苍白,越没人爱看。

花鼓戏《桃花烟雨》剧照(湖南省花鼓戏剧院供图)

花鼓戏《夫子正传》剧照(湖南省花鼓戏剧院供图)

  以演出带动新剧目创作,常演常新,打造新经典

  好戏是演出来的,经典老戏是市场积淀下来的,现代戏要在与观众的互动中不断打磨提高,常演常新,才能打造成现代新经典。

  我们常说,出人出戏出效益,包括剧目建设(传承和新创)和剧目演出(传播和推广)两个方面。时代精神和戏曲审美的引领是与剧目建设相关的,而剧目的演出传播是与不断地打磨提高相关联的,同样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戏曲院团往往重视创作,对于演出传播重视不够,也不擅长。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以演出为中心环节”的要求,是非常有意义的。“以演出为中心环节”是戏剧的基本属性,没有演出就没戏剧。戏剧的生命在于演出,在于舞台。从中国戏剧史看,以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以及现代曹禺等为代表的戏剧大家,他们的系列优秀剧作,固然可以作为案头文本欣赏,但其存在价值是在“场上”、在舞台。流传至今的元代刊刻的杂剧剧本,几乎都是演出本,除了唱词和念白,还保留了许多舞台提示(科介)。

  所谓经典好戏是要经历代代传唱的,经典在演出传承中形成,经典的魅力也在于常演常新、与时俱进。当代的新创剧目,从剧本开始,剧作家心中就要有观众、有传承。戏剧界有一句俗话,“七搞八搞,没完没了。”说的正是新剧目创作水准的提高,是一个不断演出、不断打磨提升的过程。没有演出,很难有优秀剧目的出现,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创造戏曲新经典。

  要推动新剧目的不断演出,文化主管部门要建立优秀剧目保留机制,建立推动新经典形成的激励机制。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要建立优秀剧目的保留和演出机制有两层意思:一是对于优秀传统戏要做好传承工作,既做到常演不衰,又要常演常新。二是对于新创剧目,要提高创作水平,也要在不断的演出和与观众的互动中打磨提高,在常演不衰、常演常新中成为新经典。

  优秀剧目的保留和演出机制,曾经提出过和重视过,但贵在坚持。2011年,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举办首届优秀保留剧目评选活动,是一件非常值得称赞的事情,也是文艺评奖机制的一次创新。优秀保留剧目的评选重视观众和市场的评价,推动了新创剧目的常演不衰和常演常新,影响是积极和深远的。当然,机制的建立更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对于各级文化主管部门来说,要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才能制度化地推动优秀剧目的建设,让新戏成为经典,让观众爱看新戏。

  END |本文转载至公众号:艺术教育杂志| |本文刊于《艺术教育》2024年3月刊|

地址: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 电话:0731-87654321 E-mail:hnshgx@163.com

版权所有: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 湘ICP备20230157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