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火宫殿》创作谈丨 向着烟火最深处

字体: 【大】 【中】 【小】

创作谈 丨 向着烟火最深处

向着烟火最深处

花鼓戏

《火宫殿》创作谈

  吴傲君

湖南平江人,中国剧协会员,一级编剧。主要作品有戏曲《喜脉案》《将军谣》《蔡坤山耕田》《豆腐西施》《十步桥》,作品曾多次获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

  王密根

  湖南平江人,一级编剧。主要作品有大型戏曲《这方水土》《七里》《河东河西》《秦关冷月》,小戏曲《补票》《春雨》《人怕出名狗怕叫》等,作品曾多次荣获文旅部“群星奖”。

  向/着/烟/火/最/深/处

  长沙“火宫殿”是供奉火神祝融的庙宇,旧中国没有消防队,小心火烛的事只能拜托火神菩萨。无论大小老板、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晓得水火无情的厉害。初一、十五,逢年过节,以及农历六月二十三火神的生日,人们都要来火神庙供奉香火,贡献三牲。可见神仙也要送、要贡。虽然他收受贿赂,又吃又喝,倘若你真的干了伤天害理损人利己的坏事,还是要惩罚的。无论皇亲国戚、乡绅恶霸,就是吃了喝了拿了也不包庇你的恶行,这就是神仙与凡人的区别。火宫殿香客多,摆摊小贩也多,而且是青一色的熟食小吃。久而久之,火宫殿的功能便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渐渐忘却了菩萨的神圣职责,到此只是为了一张嘴。不到长沙白来湖南,不吃火宫殿的小吃也就白来长沙了。长沙城里菩萨庙宇不少,也常有祭神打醮,其他场所摆熟食摊也有人尝试过,往往做不起来。而火宫殿自明清以来延续至今几百年不败,许多人爱问一个为什么?长沙里手告诉我们:做熟食摊贩的又叫火头军,无论做哪样好吃的都离不开一个火字,吃的是火食,讲究的是火候。只要顶着这个“火”字,就是祝融菩萨管辖之域,属于他的子民。如若心存良善,手艺做得精致,菩萨能不罩着你?又有人问既然是做生意就有竞争,相互之间就一定有我怕你偷了我的手艺,你怕我抢了你的顾客,你掐我、我捅你,战斗不休。可火宫殿这种现象也极为少见,各人守各人的摊位,各人做各自的品种,食客爱不爱吃,就看你的手艺如何,生意好不好与别人无关,故相安无事。前几日从网上看到一条消息,湖南麻阳县某村村民带着自家种的蔬菜,肩挑手提,成群结队挤绿皮火车远到贵州铜仁去贩卖。各人每天赚得三四十元,劳力强挑得重担子的,也可挣七八十元。从那满脸堆着的笑可以看出,那些个村民已经是心满意足了。这事的起因先是有几个村民想试试,经过几次尝试,一路顺溜,虽然起早贪黑的,可收获颇为丰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全村出动。上车下车,行路赶集,村民们相扶相帮。一村人倾巢出动,像是过年看龙灯样的挤得汗抹水流还咧着张大嘴笑。虽说是有商业就有竞争,可是小老百姓,体会到赚几个小钱都不容易,相互都能包容体谅。他们并不晓得何为商业,也就无竞争可言了。火宫殿的火头军里真还没听说有过掐来掐去的故事,相互帮衬、抱团取暖的传闻倒是留下不少。这大概就是小贩与商贾的差别吧,我们也就不必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了。

  火宫殿坐落在城南的坡子街上,一百年以前那里正是城市的中心,东出南正街,西通湘江码头,是商业的繁华地段。走在街上便远远望见一座高大的石牌楼,人的整个神经系统便开始膨胀、跳动。随着各种美食的芳香阵阵袭来,喉咙里的接食坨上下翻滚,口腔里的唾液像泉水般涌出。到此时人的欲望就很难控制了,哪怕是明天就要给亲爹老子办丧事,口袋里几个钱也按捺不住,过去唆一顿再说。

  年深月久,火宫殿的名气愈来愈大,直到今天,每逢晚上十点左右,火宫殿便挤满了人。门口的坡子街上更是水泄不通,大排档与包房雅座全都爆满。仔细听听几乎听不到长沙口音,大部分是外来客,甚至还有老外。想想这些老外,为了一饱口福,还真的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振兴长沙经济,奉献点白求恩精神。

  翻阅史料,火宫殿也有过冷落的时候。抗战时期,日本鬼子进攻湖南,几年没有拿下长沙城。搏到最后,鬼子恼羞成怒,像疯狗一样扑来。国军抵挡不住了,撤退之前,执行焦土抗战,日本兵还没进城,自己一把火先把长沙城给烧了,人们把它称为“文夕大火”,火宫殿在大火中化为灰烬。这就是湖南人,老子活不成,你也别想活得自在。日本投降之后,长沙商会的八位新董事出巨资,在神庙院里重设了四十八间小摊位,以安置小吃摊贩,使得火宫殿的烟火未断,且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可见长沙人对湖南传统美食的钟爱,也可看出资本家也有善心,并非全部吸血。

  火宫殿第二次冷落是喜过了头。小摊贩们热血沸腾迎来了新中国,正待安居乐业的时候,土地改革开始了,农民伯伯分田分地真忙。而这些手艺人大部分都是农村来的,家里分了田,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这可是一份大家业。几千年的农业大国,无论什么时候,农民总是眷恋土地。许多摊贩便告别了祝融菩萨,放下锅碗瓢盆,回家扶犁掌耙去了。火宫殿的地盘上兴起一家大酒楼,后来又公私合营,再后来人人心里想着新中国的建设,政府又提倡勤俭节约。除早中晚三餐主食之外,爱吃夜宵小吃的人也就越来越少。部分小吃移进了酒楼,品种就少多了,直到改革开放。

  如今的火宫殿除保留八大名品之外,更是花样百出,应有尽有。八大名品是:臭豆腐、姊妹团子、龙脂猪血、三角干子、牛肉蒸馓子、红煨蹄花、荷兰粉、八宝果饭,排名第一的是臭豆腐。1958年,毛主席回湖南时去过火宫殿,吃过臭豆腐,还风趣地说:“火宫殿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啊。”排名第二的是姊妹团子,那团子是糯米做的,一甜一咸,成双成对,味道非常,鲜美可口。据说最初卖团子的是两个湘阴来的姐妹,生得美丽亲切,楚楚动人。一位文人瞧见,忽然心血来潮,说这么漂亮的姑娘做出这么小巧玲珑的团子,叫糯米团子太委屈了天物,不如改名姊妹团子。这一改名气大增,生意如春意,一跃为火宫殿排行老二。其他小吃如糖油粑粑、龟羊汤也很有名。

  火宫殿能有今天,第一要感谢的是火神菩萨,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经营场所。不过,民国后期长沙就有了消防队,买了消防车,火神菩萨先是退居二线,后来干脆撤销编制,也就渐渐淡出了神界。改革开放之后,由于旅游业的兴起,传统文化的复兴,长沙市政府给他新修庙宇,重塑金身,使得火神再现昔日风采。第二要感谢的是那些热心的“资本家”——坡子街的老八董和新八董,用他们的爱心和仁厚给予了小商贩们深切的关怀和不菲的支持。最后该谢的是我们《火宫殿》剧中的主人公,那些世世代代在石牌楼下摆摊生炉的手艺人,是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火宫殿,甚至是用他们聪慧的头脑、顽强的意志和勇敢的心,在这块不太宽大的地盘上为长沙古城树立了一张名片。他们的铁骨铜体应该塑一座群雕,他们超人的才艺和勤劳的精神应该写一部长诗,他们与那些流氓地痞恶势力斗争的英雄气概应当载入史册。我们只是为他们写了一部花鼓戏,还不一定成功,如果观众说好看,那便验证了某领导一句话:向着烟火最深处。

  (本文刊发于《剧本》2023.12 责任编辑:张燕君)

  制 作:王淦涛

  二 审:莫惊涛

  终 审:武丹丹

地址: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 电话:0731-87654321 E-mail:hnshgx@163.com

版权所有: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 湘ICP备20230157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