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我院《夫子正传》《蔡坤山耕田》双双荣膺“戏曲创作优秀案例”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戏曲创作优秀案例”名单,全国80个项目入围,我院创排的《夫子正传》入选整理改编传统戏十佳案例,大型古装花鼓戏《蔡坤山耕田》经典剧目传承演出优秀案例。两部作品凭借对花鼓戏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获得文旅部专家组高度认可,充分展现了我院艺术创作守正创新的丰硕成果,为湖南戏曲界再添辉煌一笔。
《夫子正传》
《夫子正传》以“为教书先生树碑立传”的创作初衷,历时六年筹备,剧本数易其稿,于2021年建组开排,旨在挖掘“省花路子”现代戏题材和弘扬民族精神。通过主创团队潜心创作,在舞美设计上通过文字的拆分与重构营造了空灵的写意风格,以细节的变化彰显着文人风骨,给予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现代美感。该剧于2021年12月22日惊艳亮相第七届湖南艺术节荣获“田汉大奖”及多个单项奖,演出通过“一通文化”携手“央视频·聚有戏”等多个网络平台同步直播,观看人数高达800多万,观众好评如潮,成为湖南花鼓戏的爆款剧目。作为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荣获湖南省委宣传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荣获第25届曹禺戏剧文学奖,入选2023年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入选文旅部2024-2025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
该剧上承剧种精华,下启创新理念,是“省花路子”喜剧风格又一新的尝试。该剧围绕主人公张九如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展开,将一个小人物置身在一段风云际会的大历史的背景下。张九如面对新旧时代的更迭,历经生死情感的考验,并通过他捍卫传统文化与新旧价值观的关系,形成多面视角,以小见大,以文人气节折射当下,将张九如这一看似可笑迂腐的旧文人形象,经过艺术化处理留在舞台上,既呈现出旧文人的可悲和可笑,也传递着文人身上至死不渝的道德坐标和赖以生存的民族气节。
《蔡坤山耕田》
大型古装花鼓戏《蔡坤山耕田》是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原湖南省花鼓戏剧院)2018年原创大戏。旨在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酝酿多年的《蔡坤山耕田》,正是领会其主要精神和抓住其创作要点,用湖湘文化为基点,利用方言土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来表达传统农耕文化。形式喜闻乐见,内容风趣易懂,契合了“人本理念、民生情怀”的思想。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人为本,为百姓写戏,让观众在作品中得到灵魂的洗礼,在欣赏中发现自然美、生活美和心灵美,这是该剧的创作初衷。
《蔡坤山耕田》讲述了明朝正德年间,蔡坤山巧遇微服私访的正德皇帝,并以一饭之恩获报。通过遇饭、过堂、散财、耕田、施粥、恩赐等场景的表现,描绘出一群活泼生动的众生相,演绎出一部耐人寻味的喜剧。警示列为:做官休问荣枯事,多察民间疾苦情。
硕果盈枝催奋进,匠心守艺启新程。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将以《夫子正传》《蔡坤山耕田》双戏获奖为契机,始终牢记”为人民而创作”的使命担当,在守正创新中传承经典,在扎根生活中打磨精品,持续推动花鼓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将以更饱满的创作热情培育新苗,以更开放的舞台视野开拓新局,以更鲜活的湖湘表达讲好中国故事,让这朵扎根三湘四水的艺术之花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