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花红溢芬芳——记优秀青年花鼓戏演员叶红

字体: 【大】 【中】 【小】

  
撰文:曾致

  岳麓山下、湘江之畔的长沙,是一座浸润了深厚湖湘文化的历史名城。源远流长的湘楚风韵、璀璨夺目的绚丽华章,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戏剧文化精英。优秀青年花鼓戏表演艺术家叶红,就是这片文化热土上孕育出来的一朵灵秀美艳的奇葩。老树新叶,生机盎然。作为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中“胡秀英”的第四代传人,叶红印证了延续花鼓戏艺术生命力的康庄之途——入古出新。

  叶红依靠青春的坚守与奋进,凭借执着的追求与努力,让花鼓戏以独特的韵致、灵动的氤氲,在当代赢得了广大观众的青睐。良好的悟性、扎实的功底、灵活的表演,使得叶红当之无愧地成为花鼓戏年轻一代的翘楚。因缘际会,叶红作为当代花鼓戏舞台的主力军之一,在湖南文艺舞台上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也许,戏曲的传承离不开缘分,叶红天生就是与戏有缘的人。她的成名与成功,离不开第一代“胡大姐”肖重珪和第三代“胡大姐”唐钟璧的精心施教。第一代“胡大姐”肖重珪是叶红进入戏校的开蒙老师,第二代“胡大姐”唐钟璧是叶红进入剧院的指导老师,更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代“刘海哥”叶俊武正是叶红的父亲!有了名师、名家、父亲“三管齐下”的教导,再加上自己坚持不懈的拼搏与奋进,她最终厚积薄发、立定精神、脱颖而出!2008年,33岁的叶红评为国家一级演员,成为全省最年轻的一级演员,当年在湖南文艺界掀起了不小的轰动。

  面对她的成功,有人说,成功是奋斗的圆满结局;也有人说,成功是辛劳的诚挚回报。当我们对叶红的花鼓戏生涯有了更真切的了解之后,对成功的内涵也就有了新的领悟:每一次成功都是新的起点!

  1975年出生的叶红,是在湖南省花鼓戏剧院的院子里长大的,父亲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叶俊武,母亲是一名能歌善舞的幼师。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叶红天资聪颖,从小就爱唱爱跳,从来不胆怯,三岁时就能摆出标准的花鼓戏步法“顺风旗”,越是人多她越来劲、越爱表现。1990年,15岁的叶红报考湖南省艺术学校,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从一千多名考生中选拔出来,分在了花鼓科。当年她最喜欢的其实是舞蹈专业,但进了艺校后,叶红才了解了“载歌载舞”是花鼓戏的一个剧种特点,又唱又跳又表演,这该多全面呀!于是,叶红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了花鼓戏专业的学习中。她的启蒙老师肖重珪,是名满全国的老艺人,嗓音清脆透亮、俊俏细腻、圆润甜美,从专业性角度来看,音层跨度大,真假声结合天衣无缝,一张口就能吸引人。肖重珪老师采用原始的教法,口传心授,她所教唱的《神调》《九连环》《丫环调》《放羊调》等传统曲目,原汁原味,老腔老调,特色鲜明,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至今都萦绕在叶红的脑海中。

  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叶红在唱念做舞等基本功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身段和表演上,比其他同学略胜一筹。1993年毕业时,她以优异的成绩被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录用。从此,叶红成为了父亲的同事。

  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是花鼓戏的最高艺术殿堂,这里集中了钟宜淳、龚谷音、李小嘉等一大批艺术造诣很深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也集中了一批优秀的编剧、导演、作曲家和演奏家。这样的环境为叶红的艺术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这里,叶红遇到了她艺术生涯中一位至关重要的恩师——著名花鼓戏表演艺术家唐钟璧。唐钟璧老师是花鼓戏旦行的代表性人物,功底扎实、技艺精湛,在湖南文艺界的口碑极好,她甚至是“勤能补拙”的代名词,连续多年被评为院里的“练功标兵”,形象虽然谈不上很漂亮,嗓音条件也不算很好,但她善于扬长避短,用出色的表演、玲珑的身段吸引观众。叶红十分迷恋唐钟璧老师的表演,特别想成为她的嫡传弟子。

  1993年年底,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复排大型传统戏《刘海砍樵》,当时剧院对胡秀英这个角色选定了三组演员,但没有叶红的名字。领导们认为叶红的嗓音条件不够好,难以驾驭这个角色,于是没有考虑她。这件事情对叶红的打击非常大,心里很失落。她想:这个戏本就是我行旦里的戏,我为什么不能演呢?不让我演,我总可以偷偷地学!初生牛犊不拍虎,也不知是哪里冒出来的勇气,使得叶红找到唐钟璧老师,表明了自己非学不可的勇气和信心。唐老师作为叶俊武的老搭档,是看着叶红长大的,认为叶红是完全有培养潜力的,于是欣然答应,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艺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叶红。她把自己的家作为排练场,天天给叶红加课、开小灶,手把手地教、一遍又一遍地示范,不厌其烦地说戏、引导。叶红十分珍惜每一次的学戏机会,认真听,认真看,认真想,认真练。累了就倒在唐老师家的沙发上,看看老师影集中漂亮的剧照,听老师讲她当年刻苦学艺的点点滴滴、上山下乡的艰辛往事。老师的人品和艺德,深深地影响了叶红的艺术历程,在后来众多媒体的采访中,叶红每次谈及自己的艺术成就,首先就会说到唐钟璧老师对她的帮助、提携和教导。每每说起老师,叶红总会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因为,那是感恩的泪、那是幸福的泪!

  为了加强唱功,叶红又在著名花鼓戏表演艺术家刘赵黔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唱腔。刘赵黔是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有名的“金嗓子”,她发声科学、唱腔婉转,博采众长,开创了花鼓戏“俗而不旧,新而不洋”的演唱风格,加上她性格开朗,热情助人,对年轻演员关爱有加,特别是引导叶红在唱腔精准、口型优美、念白规范等方面付出了很多心血。功夫不负有心人,叶红在众多名家名师的帮助和打造下,加上自己勤学苦练、细心钻研,终究化茧成蝶,一跃成为第四代胡秀英的出色传人。

  2001年,叶红幸运地将《刘海砍樵》一剧带到了瑞典、丹麦,让湖南花鼓戏代表中国地方戏曲远赴丹麦、瑞典等国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她所塑造的第四代“胡大姐”获得各界好评。叶红认为,从角色原型来讲,在胡秀英真正成为人之前只是狐仙、狐妖,从真实性的角度出发,胡秀英的性格里应该还包含妖媚、娇艳、多情等多种性格特点。

  叶红通过对角色心理的揣摩,以及对其多元化性格的仔细分析,在表演中大胆地进行了一些调整,上半场主要表现胡秀英本性的特点即妖媚、娇艳、多情,而下半场着重表现其人性更为完善后的温柔、善良、质朴、勇敢等特点。这样一演,不仅将胡大姐的角色形象色彩鲜明地、立体地展现在外国朋友面前,而且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更加富有生命活力,因而营造了极富感染力的戏剧意境。比如第二场《砍樵情缘》中,胡秀英与刘海约好再次相见,临分别时胡秀英深情地对刘海说:“海哥哥你一定要来啦!”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又如何向观众表现胡秀英欣喜、期待、担心等复杂心理和娇媚的性格特点呢?聪颖的叶红在台词的停顿处理上作了细微的改变,同时稍稍加大并强调了胡秀英的表情与动作,在“海哥哥你一定要来”后再突放一个短暂停顿,然后加长“啦”字的拖音,同时运用妖媚的兰花指,带笑微张的嘴,高扬微挑的眉,身体的前倾,微侧的头,以及话毕的低头,在瞬间表现出热恋女子那种期待与情郎相会的复杂心情。这样不直白、不完全显露的“含蓄化”的演绎,给观众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叶红就是巧妙地运用了这种自然而又人性化的表演,拉近了观众与人物之间的心理距离,帮助了观众对剧情的理解,演出效果非常好 。

  叶红作为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艺术家中的杰出代表,她的成就得益于老一辈艺术家的热心扶持和广大观众的厚爱,更得益于自己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她把肖重珪、唐钟璧老师的艺术精髓融会贯通,加以创新,灵巧多变,在花鼓戏小花旦行中独树一帜,引人注目。

  国家一级演员闵玲娣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曾担任湖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她对肖重珪、唐钟璧、叶红三代“胡秀英”都比较了解,多次看过她们的现场演出。闵玲娣老师认为,三代“胡秀英”各有千秋,各有特色。肖重珪是民间艺人出身,生得一副天籁般的好嗓音,具有一种原生态的“乡野之气”,是花鼓戏中不可复制的好演员。唐钟璧功底深厚、表演细腻、眼神丰富,一举手一投足都富有内涵, 舞台上具备飘逸的美感,散发出一股与众不同的“仙气”。叶红继承前辈艺术家的成功经验,将胡秀英刻画成一位天真善良、纯洁浪漫的女性,动作、身段适度引入舞蹈的轻盈和舒展,在传统程式里融入了现代感的元素,表演做到内紧外松,凸显了一股灵活、灵动、灵秀的“灵气”。

  北欧演出归来后,叶红的表演渐入佳境,逐步迈入了戏曲事业的高峰期。花鼓戏艺术的传承,是一个流变的过程。艺术贵在创新,模仿是传承的前提,创新是传承的必然。叶红用自己的坚持与执着,以自己独特的审美理念,在花鼓戏舞台上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以丰富多元的表演手段“为我所用”,成效明显。作为一名家学丰厚、受过艺校专业训练,又得到当红名家悉心指导的年轻演员,天生爱演戏的叶红很快成为会演戏的优秀演员。

  2002年,文化部举办了首届“全国地方戏精品折子戏展演暨青年演员大奖赛”,湖南省花鼓戏剧院选送叶红和宋谷表演的《送表妹》,剧中叶红饰演表妹。在著名导演何艺光的精心指导下,叶红反复琢磨人物内心世界,充分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在表演上力求细腻到位,分寸得体,粗中见细,细中见戏,把一个活泼可爱、娇美机灵、勇于表达自己感情的表妹艺术形象呈现在全国大赛的舞台上,得到评委们的一致肯定和热情赞扬,获得文化部颁发的表演一等奖。叶红还先后赴台湾参加两岸小戏大展暨学术会,参加中央电视台 “名人名段”录像,《合家欢》春节戏曲晚会录制,2008年参加中国文化部举办的迎奥运倒计时50天大型戏曲演唱会,多次作为湖南花鼓戏演员,与全国各地的戏曲名家同台献艺,为湖南花鼓戏争得了荣誉。

  叶红天生属于舞台,内心痴迷舞台。她珍视每一次在舞台上历练、展示和提升自我的机会。不论是应民间业余剧团的邀约赴乡间演出,还是亮相中央电视台的《精品赏析》,她都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在服装、化妆方面从来都是精益求精,力争以光彩的形象、不凡的格调、青春的气息点燃观众的热情。

  叶红的成长根植于传统,依托湖南花鼓戏几代艺术家集体开创的戏曲文化土壤,遵循艺术规律和舞台程式,紧密契合“艺不离技、技不离艺”的戏曲舞台法则。她先后在传统花鼓戏《杨三姐告状》中饰演杨三姐、在《红丝错》中饰章榴花、在《红豆缘》中饰演丁冠英、在《喜脉案》中饰演梦萍、在《打鸟》中饰演毛姑娘、在《拾玉镯》中饰演孙玉娇、在《柜中缘》中饰演玉莲、在《戏牡丹》中饰演白牡丹、在《春草闯堂》中饰演春草,身形规范,程式准确,将不同性格、不同人物的舞台形象塑造得活灵活现、有血有肉。

  叶红的成熟离不开她对艺术、对生活的鲜明见解。舞台下的她,热情奔放、青春时尚,她爱唱歌、爱逛街、爱购物、爱看书画展、爱和朋友聊天,但她最喜欢的还是看戏。她经常和她的同学、同事、密友、同样也是青年表演艺术家的黄涓涓、蔡霞、宋谷、朱珠等人观看其他艺术院团的演出,不论是省内的京剧、湘剧、湘昆、祁剧、汉剧,还是外省来湘演出的昆曲、黄梅戏、越剧、话剧等等,她都会早早地来到剧场,观摩、学习,看完之后,又和三五好友评戏、论戏、说戏,有时还会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她善于观摩,更善于思考;她善于取经,更善于创造。她还特别喜欢看舞剧和话剧,自觉辨析花鼓戏和其他剧种、剧类的区别与联系。她不盲从,不游移,富有主见,颇显睿智地延续了发展花鼓戏艺术的澄明之路。

  叶红所在的湖南省花鼓戏剧院以编演现代戏为主,是文化部表彰的全国编演戏曲现代戏成绩卓著的十大院团体之一。六十年来,经过历代花鼓戏艺术家的执着追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广采博收,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创造性地闯出了独具风格的“省花路子”,形成了名满三湘的“省花”流派,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叶红先后在现代花鼓戏《老表轶事》中饰演郑玲玲、在《走进阳光》中饰演玲儿、在《阿弥石》中饰演常芳、在《下里街的伢妹们》中饰演星星、在《补锅》中饰演兰英、《潇湘红叶》中饰演保姆等角色。其中,叶红因饰演《走进阳光》中的玲儿一角,荣获“田汉表演”奖。她还先后参加了电视连续剧《相思年代》《刘三姐》《七山岭的传说》《乡镇锣鼓》《满舅炒股》等数十部电视剧的拍摄,并在湖南电视台“公共大戏台”活动中荣获“观众最喜爱的戏曲演员”称号。

  与戏结缘,叶红的人生浸润着戏曲艺术的浓浓气息。

  钟情花鼓,叶红的内心怀揣着弘扬戏曲的热切期盼。

  今天的叶红,生命早已与花鼓交融为一。她的父亲、她的公公、她的丈夫,甚至她的闺蜜、好友,都是湖南花鼓戏演员。一场聚会,话题离不开花鼓戏;一次饭局,话题也离不开花鼓戏;一次旅行,话题还是离不开花鼓戏。有人开玩笑地说:“只要叶红在,花鼓戏就来了。”春秋时期的《诗经·小雅·伐木》曾写道:“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这,难道不是对叶红的真实写照吗?

  以戏为乐,叶红身在其中,乐此不疲。近年来,她应母校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之邀,担任戏剧系客座教师,怀着一份感恩之心,回报母校。就像当年肖重珪老师教她一样,她又一招一式、一字一句地传授给一批批新生。她细致入微地讲解和引导,惟妙惟肖地示范与表演,教导学生珍视戏曲本体,领悟艺术传统,排除门户之见,汲取各家之长,让花鼓戏艺术充盈古韵新风,实现戏曲传承与创新的通达融汇。2012年,在中国剧协举办的“中国梅兰芳艺术节‘第16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总决赛中,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选送的参赛剧目花鼓戏《刘海砍樵》刘海的扮演者、学生张凯然获地方戏专业组“小梅花金奖”,胡秀英的扮演者、学生赵雅杰获地方戏专业组“小梅花银奖”,叶红荣获优秀指导奖。

  传承戏曲,弘扬花鼓,被叶红视为自己神圣的天职。她曾多次有机会改行,或调入其他事业单位,或下海经商……但她毫不动心,信念坚定,一心只留恋花鼓大舞台。在她眼里,掌声与喝彩就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也许观众永远不理解一个花鼓戏演员为了一出戏所付出的艰辛,而叶红自己,这二十年来为了适应时代、适应观众,为了永不停息的艺术追求,付出的一切泪水与汗水,她都无怨无悔。面对观众无限的期望,她仍然不敢有半点懈怠,一如既往地认真演好每一个角色。与此同时,叶红还担任了湖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热心参与湖南省大筒专业委员会、湖南省花鼓戏票友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的公益演出和高校讲座,尽心尽力地宣传花鼓戏,传播传统文化。今生今世,她注定永远与花鼓为伴!

  花红叶绿伴脂香,冰清玉洁竞芬芳。衷心祝愿叶红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

地址: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 电话:0731-87654321 E-mail:hnshgx@163.com

版权所有: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 湘ICP备2023015723号